完成建設任務,打通東南路網
由石家莊市城投集團組織實施,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擔施工建設的南二環東延工程主線將于2018年5月1日開通試運行。在此之前,南二環東延工程東南二環立交橋主線橋到天山大街、太行大街到東三環部分路段已于2017年12月31日通車。
為全力完成建設任務,市城投集團進一步克服了霧霾天氣、冬季施工及管線導改等問題,積極推動工程建設,在去年通車路段的基礎上,連通了天山大街到太行大街路段,以及談固東街到雅清街路段、宋村口到振華加油站路段,全面打通了南二環東延工程的最后2.7公里。至此,南二環東延工程主線全部貫通,下一步將組織、協調各管線單位實施主線道路兩側的配套市政管線工程。
全面打通南二環東延工程最后2.7公里。
南二環東延工程全長10公里,包括東南二環立交橋(1.5公里)、跨新元高速立交橋(約1.3公里)及仙臺街至東三環道路工程(約7.2公里)。其中,東南二環立交橋(約1.5公里)和仙臺街至東三環道路工程(約7.2公里)由市城投集團組織實施,跨新元高速立交橋由市交通局組織實施。
南二環東延工程完全建成后,自南二環向東,將依次通過東南二環立交橋、跨新元高速立交橋,落地后將與仙臺街、天山大街、祁連街、昆侖大街、秦嶺大街、太行大街、燕山大街、阿里山大街等道路相交,連通至東三環,從而進一步完善省會城市東南路網建設,實現東南二環與藁城區的20分鐘快速通達,方便廣大市民的出行。
實現東西通途,帶動城市發展
南二環東延工程的全面貫通將強化“以中心城區為核心,以正定、鹿泉、欒城、藁城四縣區為組團”的格局,實現從中心城區至城市組團不超過30分鐘的快速通達。此次開通的南二環東延工程及去年5月份開通的南二環西延工程,同為市城投集團組織實施的市重點建設項目,為城市東南、西南片區的發展鋪展了宏途,為實現組團與主城區之間車輛的快速直達,緩解市區交通壓力,發揮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創造了堅實的條件。南二環東延、南二環路及南二環西延的全面貫通,將進一步拉開石家莊市的城市空間框架,為石家莊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支持。
南二環東、西延工程拉開城市空間框架
科學嚴謹設計,滿足交通需求
為了提升省會城市的交通運行條件,根據石家莊市城市規劃發展及當前交通現狀,整體工程本著科學實用的理念,進行設計建設。道路建設標準為城市快速路(互通區)、城市主干路,全路段設計為雙向八車道,設計車速橋區為80km/h、路區為60km/h。工程在東南二環交界處采用了全互通立交的橋梁設計,實現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方向全方位互通。立交橋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層,包括兩條主線道路、三條輔路及五條匝道。其中最下層為二環路及輔路,第二層為南二環東延主線橋,以及由南二環東延西行方向向南及向北行駛匝道、由南二環東行方向向南行駛匝道。 第三層為東二環南行的車輛向東行駛及向南行駛匝道。目前,向南方向行駛的匝道暫未實施,為遠期預留項目。立交橋主線采用分幅式斷面,標準段為單向三車道,匝道為單向雙車道。
東南二環互通立交橋
突破重重難關,展開建設會戰
開工伊始工程便面臨著征地拆遷及管線、交通導改等重大阻礙。同時,施工建設期間56天的連續降水、38天的霧霾預警以及入冬以來的低溫作業環境,都影響了工程的正常建設。在市委、市政府及市住建局的堅強領導下,在裕華區、高新區、循環化工園區、藁城區及管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,城投集團積極協調各項工作,先后解決了位同靈堂征遷、35千伏、110千伏高壓線遷改、車管所商業用房、405地塊臨建板房、樓板場、樹林、北樂鄉、格力線、東仰陵村、南豆村等一系列征遷、導改問題,為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創造了條件。
為確保東南二環的正常通行,城投集團積極與有關單位溝通,根據現場環境制定交通導改方案,設置三個導改門洞,保障了東南二環的車輛通行。為了圓滿完成建設任務,搶回因受征遷、導改、惡劣自然條件影響延誤的工期,城投集團充分發揚“攻堅克難”的戰斗精神,領導一線指揮,管理人員扎根項目部,科學組織、加強管理。同時,進一步加大人員、機械、資金的投入,170余名管理人員、1500余人施工隊伍,不分晝夜的在一線展開了工程建設大會戰。
為了進一步縮短工期,城投集團合理優化施工組織方案,在東南二環立交橋跨二環的關鍵位置,進行上下兩層主橋同步施工,并增加鋼模板及周轉材料,優先保障關鍵工序、重要節點,確保了工程建設高速運轉。
為保障五一達到主線通車的目標,施工單位增加了大量人、機、料的投入,合理安排施工工序,確保每道施工工序順利銜接,面對冬季低溫環境,工程采取了提高混凝土標號,摻加早強劑、溫拌劑,覆蓋保鮮膜、電熱毯、棉被及一次澆筑箱梁等冬季施工措施,保障了建設進度及工程質量。
東南二環立交橋施工設立導改門洞
采用覆蓋保鮮膜、電熱毯、棉被等冬季施工措施
南二環東延工程開展建設大會戰